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马文义(右一)在门诊为患者进行诊疗。
在马文义和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于年7月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验收,医院突出重点特色学科建设,进一步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图为马文义(右一着绿色手术服者)和同事在为患者做手术。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卫健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丁仁彧、马文义、许润三、孙宁、张静、周行涛、胡敏华、高琪、管向东、潘凤等10名个人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流调专家队光荣入选。
每一次出诊,每一台手术,每一次逆行出征……他们都矢志不渝维护人民健康,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领导卫生健康事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深刻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最美医生”是中国近万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也是全心全意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平凡英雄。本版今起开设《健康故事汇·最美医生》栏目,带您走近这些“最美医生”。
泽库县,隶属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在这片离天很近的高地草原,有一位深受牧民喜爱、信任的医生。27年来,他尽心竭力为群众祛病疗伤、排忧解难,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曼巴小马”(“曼巴”为藏语,即医生)。他就是医院院长、主任医师马文义。
“我的心早已扎根在这片草原”
年,从*南藏族自治州卫校毕业的马文义被分配到泽库县。泽库县居民以藏族为主,马文义此前从未接触过藏语,初来乍到,他要过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语言。
“刚到草原那会儿,因为语言不通,我给藏族患者看病时总得请别人帮忙翻译。”马文义说,为了掌握患者的第一手信息、提高诊疗准确度,他缠着藏族同事教他学习藏语,还积极参加县里的藏语培训班。经过努力,一年后,马文义就基本摆脱翻译,能直接和患者交流了。“说藏语不仅方便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而且能拉近和群众的距离。现在我下乡巡诊时,还能用藏语为藏族群众讲解医疗惠民措施和医疗保健常识。”他说。
泽库县地处偏远,过去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医务人员紧缺,科医院那样细致精准,而现实中患者的救治需求复杂多样。“有时会遇到需要紧急救助的患者,比如急诊孕产妇、骨科外伤患者、脑外伤患者等,有的患者情况比较严重,医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相关的医疗技术。”马文义说。他本是一名普通外科医生,为了满足群众的现实就医需求,自学了妇科、儿科、骨科等各科核心基础知识,努力做好应急救治准备。通过不断钻研和长期的实践锻炼,马文义逐渐成长为一名精通内、外、妇、儿、骨科等常见病的全科医生。
在基层从医,常常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一切都要适应群众的看病需求。很多时候,马文义和同事们都是门诊、手术齐上阵,做完手术接着看门诊。多年来,马文义已经习惯了被牧民“围”在办公室,“拦”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也习惯了24小时开机……
年,64岁的尕洛卓玛因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入院,情况危急。刚做完当天第3台手术的马文义见状,二话不说又走进手术室。经过约3小时手术,卓玛转危为安。此时已是半夜,这一天马文义忙得没吃一顿饭。“那天我接连做了4台手术,虽然十分疲惫,但看到患者恢复健康,我觉得万分值得。”他回忆说。
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对事业的热爱,马文义获得在西医院学习进修的机会。年,他从青海医学院(现更名为青海大学医学院)毕业。这时,马文义有了新的选择机会:基层条件艰苦,要不要到医疗技术和生活环境更好的省城工作?他的答案是,继续扎根基层。
工作27年来,马文义前后有4次调离泽库的机会,甚至有2次组织上已经下了调令,但每一次,他都放弃了机会。“当时县里的医疗人才不多,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也热爱这片草原上的群众,多年来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马文义说,他的心早已扎根在这片草原。
“他太忙了!”马文义的妻子李巧红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丈夫工作忙碌,对家人陪伴相对较少,李巧红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那里的牧民需要他,他也离不开那些牧民。
“‘曼巴小马’像叫家人一样亲切”
在泽库,“曼巴小马”这个称呼几乎家喻户晓。医院看病的牧民不少会先打听“曼巴小马”在不在,许多牧民的手机里存着“曼巴小马”的电话号码。
年4月的一个周六,马文义在回家途中接到群众打来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的语气很平和,听起来也不急迫,说家里的姑娘从早晨开始一直不说话,精神很差,在诊所打了针,效果也不好,想让我过去看看。”马文义说,听患者家属的描述,像是一般疾病,但如果不去看看,心里总是不安,于是立刻掉头返回。见到患者后,检查发现患者的血压已经无法测到,综合检查发现,患者的腹腔脏器破裂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我们一边向家属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一边为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输血、补液。手术时打开腹腔后,患者满肚子都是血,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出血点,把血止住,把病灶去除。”马文义介绍,患者是由于宫外孕引发的大出血,由于失血性休克情况比较严重,加之患者心跳呼吸状况都不好,手术期间险象环生。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下来。
“这位患者非常年轻,她脱离危险后,她的母亲哭着抓着我的手说感谢。我当时非常感慨,作为一个医生,责任感有多重要?如果当时我一念之差没有赶回去,这位患者可能会失去生命,我一辈子都会感到愧疚。”在马文义看来,因为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生肩上的责任重大,“不能也不敢有丝毫大意啊”。
从医多年,经马文义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在他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患者送的感谢锦旗,墙角的衣架上挂满了牧民献上的哈达。他说:“这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体现对患者的尊重。看到自己献上的哈达和锦旗在这里,牧民们就会觉得‘曼巴’已经接受了他们的感激和敬意。”
凭借医者仁心和不断钻研,马文义和同事们完成了很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等,填补了当地医疗技术空白,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交到你手里,我就很放心。”一位76岁的患者这样对他说,这份信任让马文义铭记于心。
年的一天,独自一人在山上的马文义突然遭遇暴雪,在山里迷路。恰巧遇到一户牧民,“他们认出了我,赶紧用炉子生火,端出馍馍,拿出家里最新、最好的衣服给我穿,还用摩托车送我回县城。”这件事马文义至今记忆犹新。
“我特别喜欢牧民管我叫‘曼巴小马’,这让我感觉很亲切,感觉像叫家人一样。”马文义说,他给藏族患者做手术时,他们常常会向自己献上哈达表示谢意,“每当这时候,我都满心感动。”
“做一名医生,挺好;做一名牧区医生,更好”
27年来,马文义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建立高危产妇中心和胸痛中心,填补了泽库县医疗卫生技术多项空白,医院医院……与此同时,在*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藏区的医疗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医院,无论是硬件水平、医疗技术,还是科室设置、信息化改造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改进,许多以前做不了的检查现在能做了,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马文义介绍,年前,医院的业务用房面积是平方米,年搬迁新址后增加到1万多平方米,医院正在修建急救中心、医用综合楼等建设,面积将扩大至2万多平方米。
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也是马文义极为重视的方面。“高原牧区人才不好留,我们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强有力团队。”马文义说,通过把相关人员送出去、把相关老师请进来,医院形成了长期的人才培养方式。
几年前,医院手术量较少,二级手术一年多台,难度高一些的三级四级手术不多。近年通过人才队伍培养,去年三四级手术已占到总手术量的34%,在青南牧区排名第一。与此同时,能独立在腹腔镜下完成的三四级手术量大幅提高。
医疗水平提高直接惠及了当地百姓。“医院现在能做到一般常见病在县域内治疗,给患者减轻额外负担。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基础上,把县域内资源下沉到乡村,实现全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实现了医共体全覆盖。”在马文义看来,医院承担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以前,很多急症、危重症患者在转运时,由于路途遥远而得不到及时救治。因此,医院在急救、高危孕产妇中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很多危重患者在本地就可得到救治。”马文义清楚地记得,医院曾接诊一名因外伤导致腹腔多发性脏器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患者生命垂危之际,医院以最短时间建立中心通道,成功做了手术。
获评“最美医生”后,马文义感觉既幸运又幸福。“其实,基层一线优秀的医生有很多,我会更加努力,为老百姓好好做点事,不忘救死扶伤的初心。”他说,“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后脸上灿烂的笑容,我的内心就会升起一种欣慰与自豪。做一名医生,挺好!做一名牧区医生,更好!”
未来,“曼巴小马”马文义将与日益壮大的团队一起,继续守护这片草原儿女的生命健康。(本报记者王美华)(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8月26日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