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神通广大的乌梅丸
TUhjnbcbe - 2022/8/18 20:19:00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病的主方之一,病机是阳虚而火郁,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通涩共行。现代人饮食丰、动脑多而体力消耗少,纯热纯寒之症少见而寒热夹杂之病多发,所以乌梅丸在现代应用比古代更加广泛,我们先看乌梅丸的条文:

《伤寒论》第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柏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因为过去卫生条件差,民众经常感染蛔虫等寄生虫卵,驱虫是医生经常需要应对的课题。乌梅丸最初是用来驱杀蛔虫等寄生虫的,上面条文就是描述感染蛔虫,后来发展到“蛔厥”的情形。伤寒脉微细,四肢冷,到第七八天皮肤表面冷,烦躁不安,这是纯寒的藏厥。如果是蛔厥,病人会吐蛔虫,尤其是吃饭的时候蛔虫闻到饭香味,会跑出来,所以病人会吐蛔虫。乌梅丸可以治疗蛔厥,也可以用来治长期下利,就是长期腹泻。

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现代人感染蛔虫的很少了,但乌梅丸的用途不但没减少,而且还越来越多。

乌梅丸用药可谓是洋洋大观,冰炭同炉,既有大寒大苦的*连、*柏,又有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川椒、细辛、桂枝,还有补虚的人参、当归,其中乌梅用量最大,达到枚,乌梅本身酸涩通利,又有苦酒即醋泡一宿,可谓是酸上加酸。

乌梅丸主要针对寒热错杂,上热下寒的病症,其使用指征有:

1.脉轻按弦,重按无力兼数滑。

2.四肢厥冷,容易冒冷汗。

3.面色青*。

4.环境安静时,更易烦躁。

5.喜欢冷饮,但是饮后胃不舒服。

6.半夜醒,即1点到3点或者3点到5点之间易醒。

7.某一症状在夜里两三点钟加重。

8.口干,口苦、目赤、小便*等上热症状。

9.舌干,唾液少,说话吃饭易咬到舌头或口腔壁。

10.胃中反酸,有灼烧感,嗳气。

11.饥不欲食。饥饿想吃但又吃不下,或者少吃一点就饱了。

12.腹泻、便溏、腹痛等下寒症状。

上面这些指征符合的越多,使用乌梅丸的准确率越高,一般符合5条以上就可以用乌梅丸了。

乌梅丸在现代主要有以下应用:

1.长期腹泻。对于新发腹泻来说,大都是因寒而起,使用附子理中汤、桃花汤等温中固涩可以对治。如果因热而起,可以用*芩汤、葛根芩连汤等。如果长期腹泻,表现为寒热错杂,以寒为主,腹泻物不成型,就需要使用寒热皆备的乌梅丸来治疗。如果伴有呕吐或小腹冷痛,可以加吴茱萸、生姜,相当于合方吴茱萸汤。

2.噤口痢。指患者既下痢,又不进饮食,或呕吐不能食。多因湿热病*蕴结胃肠中,邪*亢盛,胃阴受劫,胃气被逆,因之,不能食而呕吐,湿热之*扰于肠道,传导失常而下脓血。若久病脾胃之阳两伤,输化无权,胃失和降,或因过服寒凉之药,胃阳受伤,胃虚寒则不受饮食,故不食而呕吐,肠中湿热病*羁留不去,故下痢不休,形成上寒下热,寒热错杂的状态,治疗比较困难,乌梅丸为攻补兼施、寒热并用、酸苦辛各性错综组成的方剂。用以治疗噤口痢属久病脾胃虚寒不能进食,得食呕吐,便下脓血不止者,有一定的效验。

3.皮肤湿疹、藓病。此为陈潮祖老师经验,“年带学生至宜宾实习,煤建公司李某,女,患癣疾,求治于余。时值盛夏,患者仅着短袖背心及一条短裤,见其全身一圈连着一圈,已无一点空隙。似此体无完肤,从何下手?遂叫学生书乌梅丸一贴,嘱其连服数剂。患者半月以后前来致谢,全身红圈已完全消失。当时学生问:怎不用药外搽?答曰:全身是癣,从外治之,总有漏网之鱼,不如从内攻之,才可一网打尽。”方中乌梅、*连、*柏、川椒都有抗菌作用,桂枝、细辛可从内透发出表,每一汗孔都能到达,以此治癣才可一劳永逸。

4.胃中反酸。有人总感觉胃酸过多,向上翻涌,有的可以吞下,有的直接吐出。其病机是肝热胃寒,肝火犯胃,其中寒热的病因皆有。西药基本是拿碱类药物来中和制酸,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本,而且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反酸在发作初期可以用左金丸来治疗,对于病情拖延病期较长的病人来说,乌梅丸可以治疗反酸。

5.糖尿病。乌梅丸治疗的糖尿病突出症状是口特别干,舌头似乎被黏住了,在口腔中似乎都无法自由活动,容易咬到舌头。

6.头痛,尤其是头部巅顶及两侧痛。

7.驱虫。驱除蛔虫、蛲虫等常见寄生虫,效果可靠。

8.寒热往来。厥阴病为半表半里偏寒证,与少阳病类似,有寒热往来之象。寒热往来可以表现为四肢之厥热,亦可表现为周身之寒热交作,或上下之寒热交作。李士懋先生医案:冀某,女,54岁,工人。年9月17日初诊:寒热往来五年余,昼则如冰水浸,自心中冷,寒慄不能禁;夜则周身如焚,虽隆冬亦必裸卧,盗汗如洗。情志稍有不遂,则心下起包块如球,痞塞不通,胸中憋闷,头痛,左胁下及背痛。能食,便可。年初经绝。脉沉弦寸滑。曾住院11次,或诊为绝经期综合征,或诊为内分泌失调,或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等。曾服中药数百付,罔效。此寒热错杂,厥气上冲,乃乌梅丸证。方予:乌梅丸:乌梅6g,细辛4g,干姜5g,川椒5g,桂枝10g,*连10g,*柏6g,*参12g,当归12g,炮附子15g(先煎)。2剂寒热除,汗顿止,心下痞结大减,4剂而愈。五年后得知生活正常,未再发作。

9.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不完全性肠梗阻、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等疾病以腹痛、呕吐为主证时也可使用本方。

10.帕金森症。姚荷生医案:余某,男,44岁,工人。年5月17日患者于喝糖水时突然昏倒,肢厥抽搐,急诊入我院抢救,当时检查血压为/毫米汞柱,经注射降压药和脱水剂,4小时后神志转清、血压降至正常。自此以后的4个月中,患者虽坚持服西药和镇肝潜阳的中药,但仍发作8次昏厥,发作时血压常骤然升至?/~毫米汞柱,不发作时血压完全正常。我们遂请姚荷生老中医会诊。患者发作昏厥时症现:手足厥逆,战寒抽搐,神志昏迷,面红多汗;自诉食油腻则头昏耳鸣,恼怒和过劳则发晕厥,常觉右胁下及心下隐痛,心悸,消渴喜冷饮,有时口苦流涎,善饥能食;大便日三、四行,坠急不畅,质溏臭秽,色青*,溺频色*;脉弦滑,舌质淡红、舌苔厚滑微*,有裂纹。诊断:痉厥,厥阴风动、寒热错杂。治疗:乌梅60克、*连30克、*柏9克、炮附片7.5克、干姜7.5克、北细辛4.5克、蜀椒4.5克、桂枝7.5克、*参7.5克、当归4.5克。按照《伤寒论》中乌梅丸的制法,制成梧桐子大的蜜丸,嘱每服10粒,日3服;若头晕明显时,可每服30粒,连服3~5天。患者按法服上丸约1斤半后,诸症消失,未再发作昏厥,血压一直维持在~/86~96毫米汞柱之间,7年来从未间断过重体力劳动。按:患者症现脉弦,头昏耳鸣,晕厥抽搐,为肝风上扰;大便坠急而色青,系肝风下迫;肢厥而战寒,乃因于寒;口苦,消渴饮冷,善饥能食,面红多汗,苔*脉滑,显然又属有热;右胁及心下隐痛,知病在肝;发作晕厥时神志昏迷,为邪扰厥阴心包。综上所述,本病当为厥阴风动、寒热错杂、热多寒少之证,故姚老中医用乌梅丸敛肝熄风、泄热祛寒,并针对其病机重点,重用了酸收熄风之乌梅和苦寒清热之*连。

以下为任应秋总结刘有余先生应用乌梅丸经验:

11.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

12.心力衰竭。如果心力衰竭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13.心率缓慢。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14.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15.失眠。半夜易醒,醒来难以入睡。以肉桂代替桂枝,取交泰丸(*连、肉桂)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

若寒重热轻,则宜在乌梅丸中重用附、桂、姜、辛、椒,轻用*连和*柏;若热重寒轻,则宜重用*连、*柏,而减轻辛热药物的用量;若肝风肆虐,则须重用乌梅;若虚多实少,则宜重用人参和当归;若病涉血分,则可于方中加入桃仁、水蛭等去淤血之剂。同时,其加减还可参考后世的连梅汤和理中安蛔汤等方。

对于慢性病,可以使用乌梅丸丸剂来长期调整。对于急症,还是按照丸剂比例服汤剂效果更快。乌梅丸汤剂味酸苦辛,比较难喝,可以适当加炙甘草或蔗糖、蜂蜜调整口味。

仔细琢磨,乌梅丸之妙妙不可言,不愧是厥阴主方,其所治范围甚广,需要我们进一步慎思探赜。

南京一页书

谢谢支持研究中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通广大的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