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微创时代切胆与保胆的思考
TUhjnbcbe - 2022/6/22 14:49:00

微创时代切胆与保胆的思考

医院普外科李月廷

李月廷:男,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海淀区“”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医院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

擅长:胆囊结石的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胆囊结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制定;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肝脏肿瘤、结直肠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等的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达10%以上,在中国,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逐年增多,胆囊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常需要外科治疗,因此,胆囊结石在切胆和保胆的选择上,不仅患者不知道如何选择,也成为一些医生困扰的问题,到底如何在切胆和保胆之间做出适合患者的选择,成为的话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题。

胆囊结石的治疗可以追溯到多年前,世界上第一例胆囊结石的手术术式是保胆取石,年美国的Bobbs医生为胆囊结石患者切开胆囊取石,术中没有胆道镜辅助,结石残留难以避免,致使该术式结石复发率高达90%,当时胆囊结石的高复发率困扰着医生,痛苦着患者,直到年德国的外科医生Langenbuch为一位胆绞痛病人施行世界上首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不仅解除了患者的病痛,也切除了生长结石的温床,胆囊切除术迅速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手术,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胆囊切除手术的数量急剧增加,外科的医生开始意识到,并非所有的胆囊均需要切除,尤其是功能良好的胆囊,外科医生开始思考如何在“切胆”和“保胆”之间做出选择。

切除胆囊可以彻底治愈胆囊结石,但胆囊切除引起胆管损伤是外科医生永远的痛,胆囊切除手术引起医源性胆管损伤率从0%~0.6%,胆囊切除还可以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大肠癌的风险增高,十二指肠返流的几率增加,胆囊切除术后还可以引起胆管结石的发生率增加。

胆囊为人体的一个器官,具备重要功能: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功能,在维持胆汁酸平衡上发挥重要作用,胆囊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够分泌免疫球蛋白(IgG,IgE),胆囊具有调节胆道压力的功能,最新的研究还发现,胆囊结石患者,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降低,保胆取石有可能通过保留胆囊,保留胆囊调节体内胆固醇代谢的功能,使保胆取石患者心、脑血管风险降低,外科医生认识到“胆囊功能存在”的重要性,开始研究胆囊功能,保护胆囊的存在。

伴随着医疗设备的飞速更新,高清腹腔镜和胆道镜的使用,保胆技术与Langenbuch时代已经完全不同,现代保胆技术不仅可以让外科医生通过腹腔镜经过腹壁的小孔清晰地看到胆囊的全貌,还可以通过胆道镜进入到胆囊内,看清胆囊内部结石的情况及胆囊粘膜的情况,通过取石网篮和其他微创技术,取净胆囊内部和胆囊壁间的结石,甚至可以用先进的液电碎石设备将嵌顿在胆囊管内的结石击碎后取出,保住胆囊,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结石的复发,国内多中心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的10年复发率在10%以内,与正常人结石的发生率接近。

我们开展的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术式主要包括: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

保胆取石的适应症:经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经99Te、ECT或者口服胆囊造影证实胆囊功能正常,胆囊未显影,但术中能够取净结石,证实胆囊管通畅者。

保胆取石的禁忌证:胆囊萎缩、胆囊腔消失者,胆囊管内结石,术中胆道镜无法发现、无法取出者,胆囊管术中造影证实梗阻无法解除,胆囊有弥漫性壁间结石存在者,胆囊结石伴有癌变。

因此,微创时代,外科医生不仅手术要微创,对患者的器官也要微创,外科医生在为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时,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对于有保胆适应症的胆结石患者,选择最适合的保胆术式,保留有功能的胆囊,达到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微创,让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创时代切胆与保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