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粽子馅儿多,味道甜美,利尿消肿、补中益气、清热解*、开胃健脾。但吃起来并不是无所忌讳。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健康吃粽子的养生知识。
1、别冷着吃粽子不宜冷食,一定要趁热食。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链淀粉含量高。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却,淀粉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加了油脂、肉、蛋*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2、别过量吃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等,过量食用会引起胃酸过多、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肉粽子里不仅仅是糯米,还加了大量的饱和脂肪,对于胃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来说,大量的荤油,显然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3、别吃太快对牙齿脱落、肌肉收缩力减弱的老人及咀嚼功能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孩子来讲,粽子有可能黏在食道而出现窒息。每年都有因吃粽子太多或太快而发生被噎甚至窒息事件。
4、胃病、肠道病患者别贪吃粽子粽子蒸或煮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平常有腹胀、消化不良、肠粘连的人吃多了粽子,就会闹毛病。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贪吃粽子,还有可能引起溃疡穿孔、出血等症状,使病情加重。
5、心血管病患者应选择素粽某些粽子含有肉、蛋*、红枣、海鲜等,这类粽子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品。患有心血管病的人食用,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少油、少肉、少盐的粽子,量不宜多,吃时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
6、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粽子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的食物有两类:一是含糖量高的、或是使血糖上升快的食物。二是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
7、痛风患者慎食粽子粽子的馅料种类有很多,还有人把山珍海味也包在粽子里。但人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也要小心痛风来袭。粽子内有鱿鱼、干贝、鲍鱼、五花肉、蛋*、香菇时,痛风患者要特别小心,尽量少吃或不吃。
8、别太油腻的粽子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最好不要吃肉粽、蛋*粽和其他太油腻的粽子,以免病情发作。
其他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佩香囊,挂艾枝,悬菖蒲,洒雄*水,饮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世界无烟日|守护健康,守护下一代。
#医院泌尿外科|肾结石你知道如何预防吗?
#小满
小满正当时,万物渐盈盛。
#世界高血压日|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患高血压?怎么预防?
三连一下,夏天一起过端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