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人体十二官胆之位与失衡
TUhjnbcbe - 2021/5/1 19:26:00
海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5.html

人体十二官----胆,中正之官

一、胆之位

胆,与肝相表里,为中正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中,纳入也,纳入范围(口),加一竖含上下通彻之意;正,是也,一为上位,放于止上,是上位止于正道。中正乃不偏不倚,符合规矩,上下通彻。决断:决,行流也;断,截断也,喻为人诚实专一却没有别的技能。决断二字用于胆之职能,贴切而妙哉。决断含义有二:一拿主意,做决定;二决定事情的魄力。

胆不像其它脏腑的功能显而易见,如:胃化食、小肠分清浊、大肠吸收水分……胆只是一个装着绿色胆汁的囊。可是它的职能是诚实专一的,就负责决断事情。胆气足(胆子大),决断事物有魄力;胆气不足(胆子小),决断事物畏头畏尾,优柔寡断。故清代程杏轩所著《医述》曰:“气以壮胆,邪不可干。”《素问?奇病论》也讲道:“胆气虚则怯,善太息(长出气),或谋虑而不决。”

胆,中正的秉性与其他脏腑有着显著的区别。腑为阳,阳主动、主泻。小肠、大肠、胃、膀胱,水谷一类在其中处于流动和下泻的状态。脏为阴,阴主静、主藏。心、肺、肝、脾、肾,藏精华而不泻。胆却一腑两性,没有单一藏或泻的偏性,它藏中有泻,泻中有藏,如:肝的胆汁充足时,藏而不泻;而肝的胆汁不足时,泻而不藏。

正是由于胆“诚实专一,不表功张扬”之故,被现代医学所误解,认为它可有可无,有时因囊肿、结石小症,便将其摘除。其实,胆默默地担负着十一脏腑免疫功能的职责。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脉经》曰:“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精:择也。肝之大将*,选择用于作战的物资精华贮存于胆,供应十一脏腑的防备之需,看其何等重要。金代李杲(gǎo)所著《脾胃论》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飱泄、肠澼(pì,大便似脓)不一而起。”化:教行也。胆之春气无形却有其物。它默不作声,却于无声之处响惊雷,教化十一脏腑阳气上升,保持人体之安宁康健。

二、胆失衡

胆与肝相表里,其失衡有寒热虚实之分。多因肝气有余,湿热蕴胆,胆气虚怯或猝受惊恐所致。肝气与七情有密切关系,故胆病多有胁痛及精神神志方面症状。胆内藏精汁而主疏泄,所以胆液被阻,不得泄越,每致发*。

《脉经》卷二:“胆实,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痛,洒洒恶寒,胁痛。胆虚,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躃(bi,瘸),坐不能起,僵仆,目*,失精,目巟目巟(huānghuāng,不明)”

《太平圣惠方》卷三:“若虚则生寒,寒则恐畏,不能独卧,其气上溢,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心下澹澹(dàndàn,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似有物),数数好唾,是为胆虚冷之侯也。”又“苦肝气有余,胆实,实则生热,热则精神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烦闷,身体习习,眉头倾萎,口吐苦汁,心烦咽干,此是胆实热之候。”

《儒门事亲》卷七:“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

《临证指南医案?疸》:“阳*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è,阻止)郁,侵于肺则身目俱*,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zì,沾染)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阴主晦(huì,昏暗不明),治在脾。”

治宜调肝利胆,清化湿热,和解少阳,温胆安神等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所有的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体十二官胆之位与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