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不改,乡情难却
——省肿瘤专家“吴一刀”回乡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磊通讯员王愿
初夏的清晨,阳光中掺杂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满载着希望与生机。
5月18日7时30分,医院门诊大厅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说着长沙版临湘话的肿瘤专家吴飞跃,早早地来到肿瘤外科诊室,整理好白大褂,戴上“新胸牌”。阔别家乡45年后,他以医院肿瘤外科技术总监的身份正式回归。
60岁的吴飞跃,声音洪亮,走路带风,扳手腕可以连着扳倒3个年轻人,完全不像到了退休年龄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他人生的“二次创业”。
割舍不断的“家乡情”
作为曾连任4届湖南省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吴飞跃精通复杂肝胆胰脾肿瘤、胃肠道肿瘤及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被业界誉为“吴一刀”。前几年,广州一医院向他抛来橄榄枝;退休前,医院向他发出聘请加盟的强烈意愿。
一次,吴飞跃与同为临湘老乡的学医院开设的肿瘤科。李兵开玩笑说:“如果吴教授能亲临指导,就真是造福临湘了。”吴飞跃当场爽快地答应下来。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玩笑话。没几天,吴飞跃竟然主动联系李兵了解肿瘤科的情况。医院抓住契机,迅速行动,优中选优组建肿瘤外科,筹备名医工作室,临湘市肿瘤中心项目也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很快得到批准立项。不到1个月时间,吴飞跃名医工作室正式开诊。
临湘市地处湖南省东北边陲,因医学人才、医疗设施等各方面原因,大多数基层肿瘤患者都要到省城就医,治疗费用高、报销比例低、患者负担重。如今,临湘市更多肿瘤患者能够在当地得到治疗,门槛费更低、报销比例更高。以结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为例,医院治疗的八分之一。
在大学里,吴飞跃被同学们奉为“教父”;在科室里,医护人员都称他为“吴老大”。吴飞跃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对待专业极其严苛,对因违反诊疗规范产生的错误零容忍。他在科室建立《不良习气台账》,迟到、傲慢、拖延、敷衍等不良行为,一一记录在册,如果哪位夜班医生晚上没有及时回应护士,次日的交班会上就会成为重点“批评”对象。
脾气火爆的吴飞跃对待患者却有耐心。在省城工作时,他曾多次自己开车来回,免费帮助江南晓州的乡友做手术。回到医院后,医院可能只需要2、3分钟说明的问题,他往往会花十几分钟来解释。他常对年轻医师说:“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来建立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更好的诊疗效果。”
不求回报的“赤子心”
每周都要跟着吴飞跃坐3天门诊的医师程思,提起吴教授一脸崇拜:“他对医学很严谨,每次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去年7月,湘西慈利的李先生因需要做肝癌手术找到吴飞跃。了解到李先生是低保户、在当地手术报销比例更高后,吴飞跃主动提出到当地为其手术,结果术后回长沙变成黄码,被隔离了14天。
“奔波了一大圈,真没想到最后还是在家门口解决了问题。”患者小微的父母感慨不已。11岁的小微,医院检查乳腺发现肿块,半年间多次往返长沙、深圳检查,穿刺显示纤维上皮性肿瘤,不排除恶性可能。在吴飞跃的建议下,5月初,小微回到临湘,由吴飞跃主刀进行手术。术后4天便痊愈出院。
“肿瘤科医生要用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做支撑,能够解决问题的是好医生,能够指明就医路线的也是好医生。”吴飞跃重视MDT多学科协作,主张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要求医护人员保持终身学习和积极阳光的心态,帮助病人和家属建立心理层面上的信心。
吴飞跃的医师简历上,赫然写着党龄35年,能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他的初心。时隔多年,他在河南做的最后一台胆囊癌手术患者会专程来湖南看他;带团队到岳阳帮扶时,肝癌术后康复已10年的病友会等在诊室门口,只为道一声感谢;24岁做胃癌根治手术的湖南安化女孩,如今已40岁,在西安成为女老板,每年都会给吴飞跃发新年祝福信息。
“医院持怀疑态度,吴教授这些专家的到来,能将患者留在本地治疗,让患者负担更轻。”肿瘤外科负责人张士伟介绍,近年来,临湘市通过柔性引才和优化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省市专家扎根基层,吴飞跃正是该院的第10名外聘教授。
吴飞跃表示,“二次创业”的初衷是想通过点滴的积累带出一个团队,进而推动基层医疗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给自己和家乡一个满意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