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哪个医院看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心智问题在21世纪是科学前沿。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说,心智问题在21世纪所处的地位就相当于基因研究在20世纪所处的地位。《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的作者是顾凡及。他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其专长是生物控制论和计算神经科学。先后发表论文近一百篇,并有专著和译著多种。由他主持的研究曾荣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两项。他现在是“CognitiveNeurodynamics”杂志的责任编辑,亚太地区神经网络联合会理事会观察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计算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生物控制论和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pdf《脑科学的故事》曾荣获年第十一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成果奖(图书类)二等奖和年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本书则把内容聚焦到了“心智”这个被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称为“对21世纪科学的中心挑战”问题上。它沿袭了《脑科学的故事》力求融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为一炉的风格,通过讲故事来介绍感觉、记忆、情绪、注意和意识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这只是在心智大海岸边搜集起来的几枚闪亮贝壳,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本书在内容方面虽不求其全,但是也还保持着适当的系统性,使读者对这些问题的前沿研究有一个基本了解。《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的内容集中在心智方面。这是因为其姐妹篇著作《脑科学的故事》里在关于心智的问题上主要是讲了视知觉的问题,不够全面。《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通过日常生活中和科学实验中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生动介绍脑科学的许多研究发现,使非专业读者尤其青少年在喜闻乐见的故事阅读中获得关于脑的大量新知识。本书着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新奇有趣的故事将读者引入科学认识人类自身的知识海洋,但是在内容取材上不再侧重于视觉,而是转向视觉以外的其他感知觉,还有记忆、情绪、注意和意识,以及由脑损伤和病变所致的心智障碍,力求与《脑科学的故事》一起,让读者对我们神奇的脑形成较完整的科学认识。心智问题在21世纪是科学前沿。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说,心智问题在21世纪所处的地位就相当于基因研究在20世纪所处的地位。所以这方面研究也非常多,非常有趣。所以把这些新的故事,写成了这样一本新书。这本书的风格和上面一本书是一样的,主要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我在这里面也仅仅讲其中的两个故事。一个就是关于本体感觉的故事。可能大家不一定知道本体感觉,因为通常我们在正常情况下面,它并不进入到我们的意识,所以我们感不到它。这就是像关于我们的姿势。我们行动的时候,我们的肌肉伸长了多长?我们的肌肉的张力是多少?我们的关节转动了多少?像这样一些信息,通常我们并不能感觉到,并不是有意识地感到。但是它是不断的从肌肉和关节里面的本体感受器告诉我们的脑,使得我们能够维持正常。只有当这些东西出了毛病的时候,你才会感到它的可贵。其中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病人的故事。美国有一个病人叫克里斯蒂娜。这位女士是一个自由职业者,通常她在家里面编制程序。她身体很好,从来也不晓得生什么病,但是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年,她得了胆囊结石,要去动手术。本来这倒也不算什么事情,但是在动手术的上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噩梦。她做这个噩梦,她觉得自己站不住了,手在不断的抖动。她惊醒以后,她告诉医生说我从来没做过这样的梦,我忘不了这样可怕的梦境。这个医生就请神经科的大夫来咨询一下,这个的精神科的医生安慰她说:“这是因为你明天要去做手术,你担心,所以这很普通,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不用着急。”但是不幸的是在这一天晚些的时候,这个噩梦竟然成真了。她站立不稳,不断的晃动,东西都从手里面掉下来。于是乎,她又把那个精神科医生请了来。这个精神科医生有点恼火,觉得她怎么那么烦。但是来看的话,发现她坐都坐不住,脸部毫无表情,嘴巴张开,连话都说不清楚。克里斯蒂娜嘟嘟囔囔的说“出大问题了,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有种很古怪的感觉,好像灵*出窍,这太奇怪了。”于是乎她做了检查以后发现,她是丧失了全身的本体感受,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本体感受,她丧失了。她接受不到来自本体感受器的信息。那么为了确诊这一点,她又请了一个理疗专家。理疗专家做了检查以后,他说:“她确实是丧失了所有的本体感觉,从头到脚都是这样。她根本就没有了来自肌肉、肌腱或者关节的感觉,别的感觉模态也有一点问题,触摸感、温度感、痛觉、运动纤维都有点损伤。但是造成这种伤害的主要是位置感,也就是本体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她如果要想知道自己的身体在什么地方,她的手在什么地方?她就要靠她的眼睛看或者要靠她的平衡觉。刚才我们也讲过,脑有很大的可塑性,本体感觉损伤之后,它可以靠视觉来进行代偿。所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她在训练以后,她慢慢的学会由眼睛看来代替本体感受,她基本上能够过正常的生活。但是,如果说你和她说话,她分神的话,她现在讲了,她不得不经常要注意她的手脚在什么地方,手拿的紧不紧等等。如果说她在吃饭的时候,你和她聊天聊的很高兴,她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讲话上去,那可能她就把手拿刀拿的非常紧,以至于指甲可能都插到皮肤里面去。因此,就讲了这是一个本体感觉的故事。我们再来讲另外一个故事,就是关于记忆的故事。我们常常误会,以为我们的记忆,就像摄像机一样,把外面的东西很精确的保留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或者像计算机上面的那个记忆,计算机上的存储器一样。其实这是不对的。有一次,有一个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记者问了我们刚才讲的诺奖得主坎德尔一个问题,坎德尔他是记忆研究的权威。他说“我们常常以为记忆就像某种图书馆,在里边储藏了许多有关境遇和事实的记录。而当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调出来,这样的比喻是不是恰当?”那么坎德尔他回答说:“不对,记忆根本不像这样,人的记忆老是在变。每当你回忆某件事的时候,你总是部分的按照你回忆时的境遇而稍有改变。这是因为脑中储存的东西并不完全像书面文字材料,它总是由过去经历的许许多多方面混合而成,其中包括形象、感受、话语、事实和凭空想象。”记忆确实是一种重组。那么事实上我们有的时候,记得我们小时候的种种有趣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的记忆多半是大人给你反复讲的结果,最后你觉得是自己记得的,其实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一个最最有名的专家,是一个美国的搞研究记忆的专家,叫Loftus。她做了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她让一个叫Chris的14岁的男孩来做实验。这个小孩来了以后,她先和他哥哥说好,让他哥哥给他编造了一段故事。这个故事绝大多数都是真的,就是他们小时候一起的生活什么都是真的。就是有一段故事是假的,就说他4、5岁的时候和他一家到一个大卖场去,然后走失了。后来好不容易有个好心人把他送回家了,说走失的那个商场确实是他爸爸妈妈经常带他去的地方。所以这里面是真真假假,其中有一段是假的。那么再过了两个星期以后,她再去问他,“你是不是记得小时候走失过?”这个小男孩就讲:“对对对,当时我和你们这些人是在一起,我想我是去看玩具店里的玩具,这样我就走失了。我四处张望,我想:‘这下可麻烦了。’您懂的。然后我想这下子我就永远会看不到家人了。您明白我有多么的害怕。然后有位老先生走到我面前,我想他穿了件蓝色的法兰绒衬衣,他是老辈人,他已经谢顶了,四周还围了一圈灰色的头发,带了副眼镜。””其实根本都没有的事儿。所以这就是讲,由于他哥哥跟他讲了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就把一些虚假的故事植入到了他的记忆中间去。当然,我这个地方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如果说大家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那么可以去看看这本书。这本书里关于心智还有更多的有趣的故事。和这两本书性质类似,但是专门是给少年儿童写的,有另外两本书。一本是叫《好玩的大脑》,一本叫《心智探秘》。那这两本我就不讲了,如果有兴趣也不妨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