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护士长陈静不一定做尖兵,但不可能做逃兵
TUhjnbcbe - 2023/10/21 20:35:00

刀尖上“起舞”,绝不做逃兵

——记*队援鄂医疗队队员、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

47岁的陈静个头不高,看上去还有几分柔弱,但双眼炯炯有神,十分干练。平时挺和气的她,一到重症病房,就立马变为“大姐大”,不苟言笑,甚至会大声“唠叨”。

陈静,*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

如果说抗击疫情,医院是一把紧急作战的尖刀,那么重症医学一科就是尖刀上的刀尖。考虑到她一年前刚做过两次大手术,上级曾想把她调离重症监护病房,可她坚决不同意,“我不一定做尖兵,但我不可能做逃兵。如果连我都害怕,那谁来救患者?”

要当就当冲锋陷阵“第一人”

陈静没有胆,年随和平方舟执行“和谐使命”任务前2个月做了胆囊切除术。

但是她有异乎常人的胆量!

他医院医院。在确定重症病房护士长人选时,医疗队临时*委就直接任命了她。原因是她长期从事肾病患者的夜间血透工作,有着抗击埃博拉病*的实战经历,是最适合承担起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人选。

重症病房,面临的风险极大。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8点,这一刻陈静终生难忘。这天晚上,医疗队医院重症病房,3名医生和5名护士组成第一梯队第一班岗。

护士长张婷至今都记得那晚陈静说的第一句话,“明天谁跟我上?”潜台词很明显:“我已经把第一个名额留给了自己,谁也别争!”

陈静是多次经过重大考验的。年,陈静远赴非洲利比里亚埃博拉疫区,执行长达多天的“援利抗埃”任务。年,医院船,执行为期8个多月的“和谐使命—”任务。

1月24日,农历除夕,凌晨4时整,陈静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震动声音惊醒。医院护理部主任彭飞打来的。一向沉稳的彭飞这次语气异常急速,通知她务必在1小时内上报支援武汉分管片区的10名护士名单。

疫情如虎,必须速断速决确定人选。陈静首先把自己“框”进名单,自己岁数最大,又是护士长,理所当然是冲锋陷阵“第一人”。知妻莫如夫,曾在武汉上大学的爱人在一旁轻声地说:“以前都是出国为了别人,这次是为咱‘家人’去打仗。我支持你!”

“不苟言笑”是为了战友们笑得灿烂

2月2日,医院奋战8天8夜之后,陈静和战友们整建制转场到医院,和全*支援武汉的战友一起融合作战。

考虑到前一阶段战斗的出色表现,医院*委直接任命陈静为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知名专家张西京教授任主任,他在得知陈静既不是传染病专业出身,又没有重症病房工作背景之后,一度很担忧。

按照之前工程设计,传染重症病房分为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3个区域,值班医生可以从重症病房返回到半污染区进行医嘱处理。看完工程设计图纸,陈静立马警惕起来,她结合抗击埃博拉病*的经验,当场提出整个病房设计从进到出,必须是单向行走,不能折返。她坚持重症病房工作区的划分就要“非黑即白”,要么是污染区,要么是清洁区。张西京非常认可地点了头,之前悬着的心也放下来。

重症医学一科是由来自*队多家单位的医务人员组建而成的,护士占一多半。不同*种、医院、不同专业,医护人员工作习惯、治疗理念、防护意识都有很大差别。作为“大管家”,陈静如履薄冰,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戴鞋套、洗手,自身防护大大小小几十道程序,她死死盯住每一个医生、每一名护士,哪怕是在生活区,她都瞪大眼睛盯着。

“每天讲2遍不够,我就讲遍!”“护目镜必须戴好!”“洗手后必须戴手套!”……这些话,她经常挂在嘴边。

“我现在不苟言笑,是为了战友们回去后笑得灿烂。”陈静坦言,护士们在重症监护病房体力上消耗快,空气中弥漫着患者的气溶胶,感染的风险非常大。为了这群护士姑娘们的健康,自己哪怕每天喊一百遍、一千遍“做好防护”都是值得的。

孙国强吴浩宇本报记者张强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士长陈静不一定做尖兵,但不可能做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