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第二个“中国医师节”记者眼中的外科医生
记者李芳芳
“刘彩霞,快醒醒。”麻醉师罗文明一边轻拍病人肩膀,一边呼唤病人姓名,还不时回头观察一旁生命体征检测仪上显示的数据。
这医院(以下简称“平凉市二院”)普外科的一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过一个小时的手术介入,主刀医生已成功将病人的胆囊从肝脏上彻底剥离了出来。伤口缝合后,麻醉师进行最后的唤醒环节。
“使劲握手,能听见我说话吗?”在罗文明的呼唤下,刘彩霞渐渐睁开了眼睛。犹如飞机安全着陆,看着病人重新有了意识,开始自主呼吸,一切体征显示正常,手术室里的医生护士这才送了一口气。至此,一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圆满结束,病人的生命,得以重启。
对市二院普外科的医生来说,这样的手术只是最为日常的手术。算上胃大部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胆道肿瘤切除,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根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腹腔镜疝、阑尾、腹腔镜甲状腺等,他们平均每月要做大小多台手术。这个团队中,曾有人一天连着做了22台手术,有人一个月27天中午不曾回家吃饭,有人结婚前一天还在手术室抢救病人,几乎每个人在亲人住院需要照顾的时候,守护着病人的安危。
在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平凉周刊》记者走进平凉市二院,通过对一个科室的蹲点采访和观察,近距离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工作日常,感知他们的医者仁心和人道主义情怀,以及更多背后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也借此向数万名辛勤耕耘在平凉医疗卫生战线的健康卫士们致敬。
“忙”就一个字
8月13日上午7点半,平凉市二院普外科病区,完成交接班手续后,护士们已经小跑着忙碌起来。
等待了一晚上的病人及家属,眼睛里写满了渴盼,一个个身穿白大褂的医生穿梭病房,询问病情、释疑答惑。晨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病房,新的一天,医生们的工作在查房中正式开始。
和内科不同,因为还要承担手术治疗,外科工作节奏很快,病人和家属一旦错过查房时间,常有医生“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
节奏快,意味着工作忙。
26岁的兰志强,是普外科住院医师,在科室一年多时间,忙是他最深刻的感受。怎么忙?忙到经常一天吃一顿饭,忙到感冒了还得坚守岗位,忙到没时间相亲、谈对象,忙到体重掉了10多斤,甚至忙到没时间喝水、上厕所。
看到儿子这么忙,当初力劝学医的兰家父母有些后悔,小兰本人也有些后悔,可每当看到手术成功后,守在手术室外的家属涌向自己,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感激,他又觉得辛苦算什么,再累也值了。
工作强度大,手术场面“惊悚”,外科基本是清一色的男性,实习生王蓉芳在一众男大夫中,让人感到有些惊奇。
这个甘肃医学院的大三女生,从小喜欢医生这份职业,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普外科的三周时间里,她被紧张的气氛所感染,被大家为生命奔波的忙碌裹挟,很快适应并上手,学会了换药、拆线等工作。
初入临床的女孩,还有着一丝浪漫情怀,时常沉浸在救人于危难的崇高中,对科室各位老师和前辈无比崇拜。
“特别期待去手术室”。说起这些,小姑娘十分兴奋,眼睛里透着晶莹的光亮。在她看来,手术室是一个神圣而又庄严的所在,是争分夺秒对抗死亡的战场,也是生命涅槃重生的圣地。她说,自己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采访过程中,不停有病人家属出出进进,向主管医生询问和反馈病情,护士也频繁前来咨询用药情况。医办室里,有手术的医生去了手术室,没手术的收新病人、下医嘱、写病历,没有一刻得闲。
上了一晚上夜班,按理上午交班之后可以回家休息,但限于手头上还有一大堆事,直至中午11点半,刘红*还未回家。
这个才33岁的年轻大夫,来普外科5年,却已头发花白,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沧桑感。别看他说话慢条斯理,可手底下十分麻利。他坦言,普外科改变了自己的性格。
刚来普外时,科里只有五六个医生,比现在更加忙碌,用争分夺秒形容也丝毫都不为过。“我们的病人大多病情危急,比如脾脏破了,出车祸了之类,最迟也要在半个小时之内进行手术,急诊病人抢救措施跟不上,抢救流程太慢,不行;你上学时学得再好,理论知识再扎实,临床工作手底下出不了活儿,也不行。”刘红*回忆,他曾一连27天中午没有回家,回家饭还没吃完,科室打电话说有紧急手术,又赶回单位的情形也是为常态。
医生不是神
伴随着忙碌与辛苦,成功救治病人的成就感与全力以赴却无力回天的挫败感,交替“光顾”,刺激着心脏,折磨着神经。久而久之,这种大喜大悲逐渐淡化,变成一种使命感,直至最后将其看成正常工作、分内之事,从容面对。
这样的心理路程,发生在每一个普外科医生身上,甚至每一个医生身上。在最为靠近生死的地方,看多了悲欢离合,看惯了人性冷暖,大多数医生的内心变得强大而又淡然,看待任何事物也更加理智、更加冷静。
“这在外人看来,医生好像很冷漠,其实一个失去理智的医生很危险,保持仁慈更具有理智,这才是医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精神。”赵晓刚,是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同时兼任医务科副科长、平凉普外学会秘书长。他认为,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爱病人更要有爱病人的能力。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观摩了两场外科手术,一场是常规的腹腔镜胆囊手术,一场是医院专家主刀的食道癌切除手术。
腹腔镜胆囊手术,是二院普外科最为拿手的微创手术。自年7月1日,时任普外科主任的汝宝元,在平凉率先引进腹腔镜完成第一台胆囊切除手术后,10年时间,腹腔镜已应用到胃大部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胆道肿瘤切除,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根治,腹腔镜疝修补、阑尾、甲状腺等各类手术,微创手术也发展到了全院各个科室,普外科更是一步步成为市级重点学科、平凉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被授予平凉市微创中心、甘肃省腹腔镜技术培训基地的称号,其微创手术足以代表整个平凉市水平。
第二台食道癌手术,需打开腹腔和胸腔,手术时间从中午11点半,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这还不是时间最长的手术,早上8点进晚上8点出也十分常见。中途,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不能休息,精神还需高度集中。
记者只站了一个多小时,已经双腿酸困不已,医护人员一站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市二院*委书记汝宝元,在普外科干了26年,他比喻手术的开始与结束,如同高考时发卷与收卷,中间精神高度集中,对周遭一切浑然不觉,忘记身体的不适,感知不到热冷饿渴,完全是忘我的状态。
“5·12地震时,我们手术室里没有一个人跑出去,非典期间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奋战在一线,没有一个人退却,平时针对艾滋病患者等特殊病人的手术,也是极力克服恐惧心理,迎难而上。”赵晓刚说,医生不是神,也是人,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也有恐惧和担心、顾虑和私心,可自打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起,他就有了凌驾于一切的责任。
医学不能包治百病
人们都渴望健康,可疾病却在所难免。一旦生病或者身体受伤,病人及其家属肯定焦急难耐。
由于医患双方对一些问题的认知存在差异,加之十年前医疗制度不尽完善,全民医保尚未完全实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相对频繁。一度医患关系紧张,社会上还出现了不少伤医事件,看着同行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牺牲,很多医生一边无奈心寒,一边仍然默默坚守一线。
副主任医师车亚伟,是“医二代”,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报考医学院成了一名医生,在他看来,这好像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医生是一个备受尊敬和认可的职业,是无数少年儿童的梦想和愿望,也是多少年轻人首选的理想职业。没想到,有一天医生竟然成了深受非议的行当,不信任、不理解,充斥在医患关系之间,也蔓延到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认知中,很多医生再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承袭父母之业,成为一名医生。
“经常遇到家属偷拍。有一次,我们花了十几个小时,把一个急诊病人从手术台上抢救过来,医生刚到办公室给家属讲手术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就发现一个家属躲在角落里,拿着手机对准医生偷偷录像。”
车亚伟和大家不能理解的是,已经成功抢救了病人,家属为什么还要拍视频?如此不信任,医院治病,如此不信任,医生又何来的动力和信念,冒着各种危险去全力救治病人?
可事实上,气归气,在偷拍、打骂、威胁之后,大多数医生还是选择继续查房、问诊、收病人、做手术。同时,还要瞒着家人,不让他们为自己担心。因为还有那么多病人等着,必须赶紧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去处理,别无选择。
“手术台上最希望活下来的除了病人的亲人,就是医生。”医疗技术存在局限性,做不到完美无缺,医学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科研领域。无计可施,有技难施,有技误施的现象在当下不可避免。因此,很多医生认为,医患双方都要做到尽人事、听天命,也要引导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和理解死亡,这样医疗环境会越来越好,医学发展也将更加快速。
这些年,随着国内医疗体制的日趋完善,第三方协调机构作用的更大发挥,以及医闹入刑,医生直面冲突的现象不断下降,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感随之提升,报考医学类院校的年轻人又多了起来。这让大家倍感欣慰,又有了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刘红*说,不管怎样,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不论科主任、普外专家方新社老师,还是其他前辈,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引领着年轻医生朝前走。
基于一代代医生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热爱,基于一个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修养,平凉市二院各科室医疗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更好的服务于平凉及周边多万群众夯实了基础,有力助推了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也基于每一个人对荣誉的珍视,普外科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传承和文化传统,依托先进的医疗器械和技术,一直保持优秀,引领着平凉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市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学术性、综合性外科。
“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生行医,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要诊治的病人是谁,对他们我们将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健康是我们惟一的目的。”普外科副主任吕强说,这是希腊名医波克拉底的誓言,也是我们所有医生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