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医院总顾问、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乘坐高铁返津,离开了他苦战82天的武汉。
昨日(15日),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首两个多月的武汉战“疫”,感触很深,写下一首诗《归辞》:
“山河春满尽滌殇,
家国欢聚已无恙。
两月敢忘江城苦,
十万白甲鏊战茫。
*鹤一眺三镇秀,
龟蛇两岸千里*。
降魔迎来通衢日,
班师辞去今归乡。”
临别之际,张伯礼院士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做了贡献,现在武汉市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我在武汉收了徒弟,还开了专家门诊,会跟武汉会常来常往。”
创建医院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导防疫的张伯礼院士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电话,要求当晚到武汉。72岁的他,不惧危险,来到武汉。
来汉第二天,张伯医院、医院、社区,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研究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
2月12日,张伯礼院士率领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医院。该“中医国家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医院专家组成。随队进驻的还有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首都医科医院院长刘清泉。
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江夏中医医院运行26天总计收治病人人,治愈出院人,其他休舱转诊他院。
工作人员在张伯礼院士防护服上写“老张加油”
据江夏中医医院副院长熊侃介绍,张院士作为总顾问,带领刘清泉院长及五省市多中医专家,奋战在江夏中医医院。他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区查房,为每一位患者拿脉、查看舌苔,了解病情。
一个上午出来,防护服早已汗得透湿。到了晚上,张伯礼院士又召集五省市几名知名中医专家会诊,在他指导下,制定了江夏中医医院一号方、二号方。后期,江夏中医医院基本做到了“一人一方”。
张伯礼院士说,医院有个患者(轻症71%,普通型29%),五个中医医疗队(中医国家队)整建制接管。患者吃的主要是中药,除了吃中药还要打太极、练八段锦、做按摩、做敷帖,做针灸,中医疗法全套都上。截至“休舱”时,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他说,这表明用中药完全可以达到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的目的,其疗效主要体现在缩短痊愈的时间、降低转成重症的比例。患者用的药,主要是宣肺败*、淸肺排*汤,再就是少数配方颗粒(中成药),像密切接触的、发热的、留观的、疑似的人,用中成药,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针剂则用血必净。
“张院长亲自带领一支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中医医院,在他的全程、深入推动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中医对疫情介入的深度、广度、力度是史无前例的”。熊侃说。
为抗疫把胆留在了武汉
由于过度的劳累,张伯礼院士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凌晨,张伯礼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后第3天又投入工作,他自己说:“肝胆相照,我把胆留在这儿了”。
他的儿子也是天津医疗队成员,到武汉后听说父亲病了要去看他,张院士说:“你不要来看我,你看好你的病人就行。”
手术后,张伯礼的双腿又出现血栓,必须卧床。医生说要至少休息两个星期。张伯礼急了,他说自己尽量听话,多给点药,最后住了一个星期就返回了江夏中医医院。
留下一支不走的中医队伍
江夏中医医院休舱后,张院士没有忘记还在江夏普安山康复驿站的康复患者。3月18日,医院院长刘清泉又来到康复驿站为康复患者看门诊,指导他们康复。他专门为康复患者研究制定“康复一号”“康复二号”“*莲茯苓汤”处方,供康友们服用。他与许多“康友”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伯礼院士送别五省市“国家中医医疗队”战友
医院的发展,张伯礼院士、刘清泉医院,与江夏区区委书记王清华沟通,指导该院新院区的建设,推动基层中医事业的发展。在医院“休舱”前,张伯礼院士提出要留下一支不走的中医队伍。
3月9日上午,刘清泉院长在医院主持了五省市中医专家收徒仪式,11医院医生向11位五省市中医专家行叩拜礼,完成了火线收徒。在江夏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中医队伍。
4月6日,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院长传承工作室正医院。当天,医院7名学科带头人拜入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院长麾下。这也是张院士第一次在天津以外收徒,因为异地收徒很难将师承工作落到实处,但这次医院在战疫期间的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破格一次。
“与张院士相处的日子里,不光是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更是体会到了一个中医大家的医者仁心。”江夏中医医院副院长熊侃说。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