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民英雄张伯礼图金台资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激光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3/9099479.html

患者热烈欢迎张伯礼载誉归来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昨天上午10点,“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来到天津中医一附院国医堂按时出诊。身穿白大褂的他,一如往常步履矫健、面带微笑地走向诊室。与张伯礼院士的淡然、平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已等候在诊室外的患者,大家激动地站在走廊两侧热烈鼓掌,向人民英雄致敬:“欢迎院士回家!”“院士辛苦了!”

望闻问切、把脉开方。载誉归来的人民英雄张伯礼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

“*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太高、太重了。整个抗疫期间,全国医护人员都在努力奋战,从中央到地方到各行各业都在全力支援,湖北、武汉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谈及前一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表彰时的情景,张伯礼院士难掩激动地说,“很感动,我要继续努力,继续奋斗,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医药事业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勇者恒心:白衣执甲战江城

“疫情蔓延举国焦,初二星辰奉国诏。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隔离防胜治,中西互补施。冠魔休猖獗,众志可摧灭。”1月27日凌晨4点,接到“赶赴武汉”命令的5个小时后,张伯礼只身一人启程赶赴首都机场集合地点。此刻,清冷的月光洒在孤独的路面上,一排排树木、房屋在车窗外快速向后“滑”过。望着窗外熟悉的家园,古稀老人内心坚定地写下了这首《菩萨蛮·战冠厄》。

这是一次肩负使命的出征。17年前,在抗击非典前线,他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庚子新春,他再次逆向而行、披荆斩棘。

一路无眠。

抵达武汉深入了解疫情后,张伯礼提出要迅速采取措施,对确诊、疑似、发热和密接的四类人进行集中隔离、分类管理。同时,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他强调:“只隔离不吃药只成功一半。”于是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严格的隔离加上普遍服用中药,四类人中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比例逐步下降,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2月10日,由60人组成的天津中医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张伯礼在第一时间看望慰问大家,并介绍了当时武汉战“疫”的进展情况。对于当天的场景,天津中医医疗队领队、中医一附院急症部副主任刘学*记忆犹新:“当听到校长说‘中医药对治疗新冠肺炎是可行的’这句话后,大家激动地鼓起掌来。没有什么比听到疫情得到了控制、中医药对治疗有效更能鼓舞人心!”

早在2月初,张伯礼与其他专家一起提出了筹建一家以中医药综医院。2月12日,经中央指导组批准,张伯礼作为名誉院长,率领来自天津等五省市的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医院。这里共有五个病区,天津中医医疗队负责的病区被称为“天一”病区。

“‘天一’病区,收到请回复……”开舱后的那些天,医护人员每天都能听到对讲机里传来张伯礼的声音。在大家看来,这声音更像是一颗定心丸。但是,就在2月18日那天,刘学*发现,每天早上9点医院的张校长“失约”了。

其实,在那段时间里,医院,中药还被大范围医院,使用率超过了90%。张伯礼要指导临床、进入隔离病区看患者,还要负责拟方、医院等。由于长时间不分昼夜地高强度工作,他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凌晨,张伯礼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为了不动摇*心,也不让家人担心,医院不用征求家属意见,并且自己签下了手术同意书。

手术醒来的当晚,躺在病床上的张伯礼就开始用手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这让学生*明博士心疼不已:“术后第三天,校长要参加之前定好的疫情防控视频会,为了不让大家知道他生病的消息,他特意让我找来一件外衣帮他穿在病号服外,并让我搀扶他慢慢‘挪’下床,坐在椅子上参加了整场会议。”视频的另一端,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位刚刚做完手术的病人;视频的这一端,看着镜头外虚弱疲惫的张伯礼,*明的鼻子酸酸的,“校长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中医药抗疫中。”

术后,张伯礼迅速地重回“战场”。对于自己刚刚经历的手术,他笑称:“这回,我把胆留这儿了,与武汉人民是真正地肝胆相照了。”

随后的日子里,好消息一个一个的传来:

3月10日,医院休舱。收治的例患者中,无一例转为重症,且做到了零感染、零复阳。

3月19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现有疑似病例首次全部归零,这一天恰逢张伯礼72岁生日,他说,“武汉清零”就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4月16日,在武汉奋战了整整81天的张伯礼凯旋。在回津的高铁上,张伯礼的一段话让*明终生难忘:“校长说:‘只要疫情需要,我定义无反顾。如果不来,这辈子都会后悔死!’”也是在那一刻,*明终于读懂了张伯礼校长的那句话──“宁负自己,不负人民!”

师者匠心:栉风沐雨育杏林

院士、中医、校长、教师……在诸多头衔中,张伯礼最看重的,是教育工作者。

作为天津中医学院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张伯礼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教师,直至今日。从被人称为老师的那一天起,教师的使命便在他的心中刻上烙印。在张伯礼看来,教师就是阶梯,可以让更多学生不断发展向上。年,张伯礼倡导成立以“责任、坚韧、克己、奉献”为班训的“勇搏励志班”。这份“坚持”,正是对中医药大学学生一种特别的磨炼。同时,他还捐出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金余万元,设立“勇搏”基金,奖励品学兼优和生活贫困的学生,为更多年轻人照亮未来。十余年来,“加入勇搏、挑战自我”的信念在全校学生中传递普及,一大批勇搏学子经受过身心磨砺和意志锻炼后脱颖而出。

“早上6点半的晨练能锻炼出意志力和健康体魄,晨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夯实中医理论基础,读书交流会使我们时刻保持饱满的求知欲,每月固定的公益活动督促我们身体力行进行社会实践。校长倡导的这种优秀学习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带来生活和学习态度上的升华。”去年加入“勇搏励志班”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级学生徐孜玮说。

“除了胸怀和品德的塑造,张校长还一直强调我们要精益求精地研究‘术’。”回忆起大学时的经历,勇搏四星优秀毕业生、如今在科技部生物中心中医与中药处工作的方子寒说:“每年开班和毕业典礼,校长都会来参加,毕业典礼上给每名毕业生授予证书,用这一仪式期待后来者能够服务患者、造福人类,把中医药做得更大更强。”

张伯礼常说,一流的医生应该坐下来会看病、站起来能演讲、闭上眼会思考、进了实验室能科研──这是他培养中医人才的目标所在。为此,他坚持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要求学生从院校走出去,跟临床名师学习经验;鼓励师生间对病例的分析讨论,创建了“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自主式学习联动”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年来,他还十分重视中医药教育质量提升及标准化建设,致力于创建中医药高等教育规范、世界中医教育标准,组织海内外专家编写世界中医核心教材,筹建国际师资培训基地,引领世界中医教育健康发展。

今年教师节前夕,张伯礼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他看来,铭记教育的历史责任与传承伟大抗疫精神,有着一致的精神内核。张伯礼说:“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对疫情期间迎难而上、奋战在‘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的广大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深受鼓舞,身为一名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愿意为了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写大爱

“医术固然重要,但想成为一名好医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仁慈的爱心,更为重要。”张伯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医40余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仁心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昨天是张伯礼从北京载誉归来出门诊的第一天,3个多小时的门诊中,他一连看了26位患者。“他看病很认真,考虑问题细心周到,心里会装着患者。”“完全没有架子,对我们非常好。”“他是一个有温度,相处起来让人感觉温暖的人。”这些都是患者对他的评价。

“我来这儿不光是看病,还跟着张院士学做人。”“老”患者王女士这样表达着自己对张伯礼的敬仰,“这五六年里,每次来,他除了给我调整处方,还总是宽慰我。患者再多,他也会耐心地看完所有病人。有一次一直看到晚上9点,他依然不急不躁,就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有耐心。”

虽然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已72岁高龄的张伯礼仍坚持每周出三次门诊,每次门诊30人。“今年5月初复诊以来,他几乎没有停过诊。即使是两场会议的间隙,或是午休吃饭的时间,医院出门诊。”天津中医一附院国医堂护士长俞洁说。

俞洁回忆说,前不久,张院士上午参加了全市卫生健康战线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下午2点还有国际视频会要开。上午散会后,医院利用午休的两个小时出门诊。“那天他回来后,直接进了诊室,还一直跟患者道歉说‘让大家久等了’。”那一刻,俞洁深深感受到张伯礼对患者发自内心的爱。

全国名中医张伯礼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主任江丰,跟随张伯礼出诊已经十余年。在他的眼中,张校长总是精神饱满,对待每名患者都特别认真,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张伯礼未曾懈怠,又转向“扶贫战场”。暑假期间,他赶往天津中医院对口支援的医院,为患者把脉开方,并进行现场教学,还察看了天津中医二附院援建的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鼓励援甘队员为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保障当地人民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张院士,您就是我们心中的‘人民英雄’。”昨天下午1点半,看完所有病人的张伯礼走出了诊室。这时,一位患者把早已准备好的鲜花献给张院士。接过鲜花,张伯礼说:“大家的心意我收到了,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对中医药的信任。”随后,他微笑着把鲜花送还到患者的手中……现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

鲜花掌声献英雄,最高礼遇敬英雄!

患者们不会忘记,治疗康复中,张大夫的一路陪伴;

学生们不会忘记,成长过程中,张校长的倾情哺育;

人民更不会忘记,抗疫岁月中,人民英雄的逆行壮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