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医10年,肿瘤医生查出胆囊癌治愈之后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医生在我们眼里充当着救死扶伤的角色,然而即便是医生也无法挣脱开癌症的枷锁。37岁的从云峰,是哈尔滨医院的肿瘤科主任,身处抢救第一线近20年,每天都在面临着生死考验的他却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癌症病人,躺在病床上接受诊疗。

事业正值上升期,却意外查出胆胆管癌

在丛云峰37岁那年,由于工作出色获得了去意大利短期学习的机会,在出发前他感觉自己非常疲劳、乏力,还出现了食欲下降的症状。身为医生的他对这些症状十分熟悉,预感情况不妙。

于是在出发前做了个体检,检查结果显示胆道上有个占位,后被确诊为胆管癌。

由于出国学习的时间在即,丛云峰当即决定去北京进行手术,手术前一天他忐忑的一夜没睡,然而第二天早上却被告知手术取消。在之后的数十天里,手术的时间一直被更改...这让丛云峰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生死,他对妻子说“如果手术失败,我无法自己做决定,务必让我有尊严的离开...”

好在丛云峰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不久他就带着引流管出国学习,回国后重回抢救一线,每天和死神“搏斗”,争取抢救回病人的生命。

此次患病让丛云峰对于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对于临床上遇到的病例,他可以举出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自己,来给患者参考。

患者的遗憾,让做医生的自己深感触动

在丛云峰的职业生涯中,需要经常面对生死。看惯了生死的他对一位年迈的老患者印象深刻,该名患者罹患癌症终末期,肠道穿孔做了肠瘘。但是术后由于并发症陷入了昏迷,一年时间里一直靠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期间没有任何醒来的迹象,一年的治疗时间让家人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这些丛云峰都看在眼里,他找了一天和家属进行谈话,“如果是你的话,在生命的最后时间,是希望自己有尊严没有痛苦的离开。还是希望自己痛苦的多活一段时间?”

丛云峰的话让家属对自己的做法重新审视,最终决定撤管。在撤管三分钟后,老人就停止了呼吸...

家属在老人走后痛哭诉说“母亲含辛茹苦地养大自己,一直没有享过福。眼看着条件慢慢变好,她却生病了。我之所以一直不放弃治疗,是不愿意放弃这最后尽孝的机会。但是我却忽略了母亲的意愿,我竟然用坚持治疗“折磨”她来换取自己的心安...”

生病让自己有机会安排余生

在生病前,工作时间他几乎需要24医院,女儿7岁了从来没有接过她上下学。十几年的连轴转,他对家庭和自己亏欠了太多。某些时候,丛云峰很庆幸肿瘤发生在自己身上,这让他有了机会去安排自己的余生。

死亡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差别在于到来时间的早晚。在医院,经常发生令人纠结的例子,重症的患者是否要告知实情?告知了怕病人接受不了,不告知又不人道...

病人患癌,到底要不要告诉他实情?

浙江大学医院王菊香等调查认为,93%的病人表示愿意被告知病情。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80%病患强烈希望医师直接告知病情。因此,告知病人癌病的消息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应当如何告知呢?对绝大多数被确诊为癌症的病人来说,如果他们不确切癌症是什么,也不清楚当代医学治疗癌症的发展水平,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病情,无疑是对他们心灵的沉重打击,是不可取的。更不可对病人态度生硬,不加解释,毫无同情心地将病情捅出去。

比如之前有一位肝癌伴有腹水的病人,医院会诊,医生简单的看了一眼x光片子,不问病情就告诉病人及家属:“晚期肝癌,不能化疗,更不能手术,中药试试吧”。一句话,使病人惊呆了,缓过神后流泪不止。

家属与医生争吵起来,责问医生为什么不保密病情,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那位医生蛮横地回答:“医院医院,没得癌症,你们到这里干什么?医院能保密吗?"。

这位医生的强词夺理,完全违背了医生的道德准则和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把握告知的艺术,反映了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医学水平.理解力和反应力.爱心和同情心。正确的病情告知要注意如下的沟通艺术。

1、了解病人性格

面对理性的病人,可以理性的告知患者实情,这样做反而可以让他们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继续配合后续的治疗。而如果是本身比较感性的病人,则需要改变策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告知病情的同时给予病人病情的可战胜的信念,让他们可以配合治疗。

2、了解病人文化程度

一般情况下,有一定知识阅历但是没有医学知识的病人,一旦患癌会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由医院就诊。对于这类病人,需要采取缓和的态度帮助他们摆脱恐惧心理,尽快的适应角色,避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而对于一些本身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则可以轻描淡写的带过病情,让他们处于难得糊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3、了解病人的情感类型

对于一些比较脆弱的病人,可以采取平静的态度告知,让他们得到安慰;过分恐惧的病人,需要告知病情是可战胜的,以及该如何战胜的手段,建议起战胜病情的决心。

在当今社会,网络信息非常发达,想要完全隐瞒病情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医生在告知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心理学,针对不同病人的特征“区别对待”,尽可能的让病人接受病情并配合治疗。

参考资料:

[1]《癌症要告知实情吗?》.临床决策与伦理.张兰凤

[2]《患癌医生和妻子有个关于"尊严"的约定

被瞒到最后的老人直捶床:"我还有好多事没安排呢……"》.哈尔滨日报..12.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