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穿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骨髓涂片发现马尔尼菲青霉菌一例 [复制链接]

1#

血液病综合诊断学术交流--美博邦血液病诊断论坛旗下订阅号

病例提供者:赵成艳大连医院

整理:医院

审校:陈医院

病史摘要:

患者,中青年男性,既往体健,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伴乏力、纳差,伴周身不适,无畏寒、寒战,入当地诊所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具体不详)抗感染10天,体温未见下降。上述症状逐渐加重,3天患者体温升高至40.0℃,伴大汗、乏力、纳差、咽痛、恶心、呕吐,几乎不能进食,伴腹部隐痛,无畏寒、寒战,无周身皮疹,无皮肤出血点及瘀斑,自行服用扑热息痛退热,体温亦未见明显下降。今于外院查:血常规:WBC1.31×/L,HB93g/L,PLT:57×/L;肝生化:ALTU/L,ASTU/L,ALPU/L,r-GTU/LALB28.9g/L;尿常规:尿潜血++,胆红素++,尿胆原+++,蛋白质+++;彩超提示:胆囊息肉(多发),胆囊壁增厚(水肿声像图)、毛糙;脂肪肝;右肾囊肿;脾大。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急诊查:血凝常规:凝血酶原时间15.5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0.80s↑;急诊电解质:钾2.90mmol/L↓、钠.40mmol/L↓,D-二聚体26.92μg/mL↑,抗核抗体滴度1(异常)。胸、腹部CT:右肺下叶异常改变,考虑炎症性病变可能性大,纵隔、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脂肪肝、胆囊结石;右肾囊肿。急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科。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巩膜*染,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无异常周围血管征。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异常包块,Murphy征(-),肝区、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未及血管杂音。

初步诊断:发热、淋巴结肿大、三系减少、肝损害原因待查。

入院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可能性大;发热、淋巴结肿大、三系减少、肝损害原因待查;肺内病变性质待查,感染可能性大;胆囊炎;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血症;梅*阳性、HIV阳性(当地CDC已确诊)。

相关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生化:

EB病*检测:

肿瘤标记物:

免疫结果:

骨髓涂片:

血培养真菌涂片:

最后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小结:

马尔尼菲青霉菌,隶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散囊菌纲,发菌科,青霉属。马尔尼菲青霉菌为双相真菌。

流行病学:

尽管马尔尼菲青霉菌在世界各地都有报道,但以东南亚发病最多,如泰国北部、中国香港、广西等地区,并被认为是以上地区的流行病[1]。

马尔尼菲青霉菌与人类感染发病的关系仍不十分明了。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本病只有少数报道。均见于东南亚地区或者访问该地区的个体。随着艾滋病的出现,本病越来越常见。已成为泰国北部艾滋病患者的第三种最常见机会感染。一般认为吸入空气中马尔尼菲青霉孢子而致病,并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内脏器官。患者本身基础性疾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可能是重要的易感因素[2]。

形态学特点:

在组织细胞内或者散在组织细胞内可见马尔尼菲青霉菌,在细胞内菌体相互粘集呈桑葚状或葡萄样外观。呈卵圆形、椭圆形,其大小形状一致,直径约2μm。而游离于组织外的菌呈多形性,大小形态差异大,直径1~8μm不等,其中最特殊而具有诊断意义的为长形、粗细均匀、两头钝圆的腊肠样细胞,或成杆状或弯曲呈弧形。横径与长径之比约1:3或1:4,且常有隔断将其分成两段。HE染色不着色,PAS和银染色良好。虽然马尔尼菲青霉菌在人体组织细胞内呈酵母样菌体,内有横隔,但仍不容易与荚膜组织胞浆菌区别。

鉴别诊断:

马尔尼菲青霉菌、杜氏利什曼原虫、荚膜组织胞浆菌鉴别要点:

1、马尔尼菲青霉菌在骨髓涂片上组织细胞内或胞外均可见分布,形态大小不一致,胞核1~2个,胞体可呈腊肠形,且胞内可以发现一明显透明横隔,腊肠形细胞和横隔为其特征。经PAS染色胞壁染红色且清楚连续,在腊肠状的细胞内可见一明显的横隔,胞内容物不易着色[3]。。中期菌体较为常见,菌体呈长椭圆形,有一大一小紫红色核,两核间有纵隔像一条河将菌体隔成“一河两岸”;早期菌体稍小,呈卵圆形,核小偏于一侧,呈紫红色,浆蓝色,一侧染色很浅,镜下看菌体似斗鸡眼。所以形态学专家*道连主任用“一河两岸斗鸡眼”抽象概括了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形态学特征[4]。

2、杜氏利什曼小体在骨髓涂片上组织细胞胞内或胞外均可见分布,除细胞核外尚可见一更为深染的动基体。PAS染色胞壁不着色或着色浅或颗粒状而不连续,胞内容物染红色,较胞膜着色深而清楚[3]。杜氏利什曼小体呈椭圆形(船形),有紫红色的大核和动基体,动基体呈杆状,着色很深,像是放在船尾的一把黑伞,形态学专家*道连主任称其为“船尾一把小雨伞”[4]。

3、组织胞浆菌分布于组织细胞细胞质内,PAS染色孢子轮廓清楚。荚膜着红色,胞内容物不着色[3]。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致病性真菌,尤其是HIV感染的患者,但他在非HIV感染的患者中(如恶性血液病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也有感染报道。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称为马尔尼菲青霉病,最初通过吸入导致肺部感染,随后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并随血流播散引起其他部位感染。通常侵犯淋巴系统、肝脏、脾脏和骨骼。在疾病过程中常表现脸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粉刺样皮肤丘疹。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常常预后凶险。马尔尼菲青霉病在骨髓形态中属于非常典型、但又不常见的疾病。因此对不常见形态的认知以及学习就尤为重要,这既是一个刻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日常积累的过程。作为新一代实验室诊断工作者既要学习前辈们的刻苦钻研的精神,又要通过日常的积累进行反复推敲和验证,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总结出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端礼.医学真菌学:实验室检验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莫武宁,邓卓霖等,用糖原染色鉴别骨髓涂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及黑热病杜利小体.临床检验杂志,,20(4):-.

*道连.二句半鉴别马尔尼菲氏菌与杜氏利什曼原虫.*岛连形态学习交流,.

病例提供者:

赵成艳,主任技师,本科学历,就职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检验科,细胞组负责人。

科研及成果:发表国家级及核心期刊论文15篇,做为副主编编写《最新血液骨髓细胞诊断学多媒体图谱》、《中国针吸脱落细胞病理诊断学多媒体图谱》;参与编写《当代针吸脱落细胞诊断学多媒体图谱》、《最新脱落细胞病理诊断学多媒体图谱》、《最新脱落细胞病理诊断学图谱第二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辽宁省科技成果奖一项,大连市科技成果奖一项。多次举办辽宁省血液、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多次担任大连市高级职称评委。

主要研究方向:血液及骨髓细胞学形态诊断,穿刺细胞学形态诊断,脱落细胞学形态诊断

社会任职: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第六届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查看马尔尼菲青霉菌、杜氏利什曼原虫、荚膜组织胞浆菌典型图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