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艺高胆大为92岁多病婆婆切除胆囊
余阳博士及其团队行腹腔镜手术
为92岁的患者做手术,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医院(医院),高龄已不是手术禁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医院普外科导师张应天教授就提出,一个优秀合格的外科医生不仅需具备动刀子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内科学基础,这一优良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该院多科协作屡突手术禁区,为众多高龄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在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的同时,做到了多学科协同发展。
胃间质瘤转移至肝脏
多科协作完成高难度手术
家住汉阳的78岁余婆婆七年前被查出胃间质瘤,经外院手术后一直恢复较好。今年元月,医院随诊复查,B超发现其肝脏内有转移病灶,立即收治入院。胃肠外科管床医生刘念说道,余婆婆身患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术前,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专家为其会诊,并制定了术前药物调控方案,将其血糖、血压、心肺功能调控至可以耐受手术的最佳值。
上周四,胃肠外科主任余阳博士、肝胆外科主任袁林教授、超声影像科主任刘爱华三者联手,共同为余婆婆实施了手术。术中,袁林教授将患者左半肝全切,并在超声科刘主任的精准B超导航下,找到肝右叶隐蔽病灶,予以成功摘除。随后,余阳博士直奔病灶,将腹腔内转移灶予以成功清除。经两小时的精诚协作,多科共同完成了这台高难度的腹腔内肿瘤切除术。
余阳博士对记者说道,近年来,胃肠外科通过多科协作,成功与妇产科、肝胆外科等跨学科专家同台手术,使之一台手术解决多脏器病灶,使病人享受最优质的一站式医疗。
兑现一年前承诺
为92岁太婆行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如同做梦一般,再也不需忍受胆囊反复发炎之苦了。”术后,92岁的陈婆婆及家人非常感谢主刀医生崔*凯,并为肝胆外科送来了锦旗。
崔医生回忆,92岁陈婆婆患有胆囊结石30余年,并伴有永久性房颤史,心功能Ⅱ、Ⅲ级。婆婆年6月突发心梗,医院心内科团队的紧急施治,置入支架后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手术难度系数非常高。但又由于长期胆囊发炎,严重降低了她的生活质量。年元月,陈婆婆找到了崔医生看门诊,考虑其装支架不久,经综合评估决定一年后为其手术。陈婆婆得知能够手术的消息,激动不已。
时隔一年,本月初,陈婆婆再次找到崔医生。为履行一年前的承诺,将其收治入院,准备为其手术。在心内科专家团队的鼎力支持下,医生为陈婆婆调整了抗凝用药方案,并详细评估了病患的心功能。据崔医生介绍,陈婆婆手术的最高风险在于术中出血风险。抗凝药物剂量偏大容易造成术中大出血,剂量偏小又增加了术中心梗风险,剂量合适,尤为重要。
术中,崔医生及其团队胆大心细,不到30分钟微创取胆,胆囊内密密麻麻布满结石,最大一颗6cmx3cm,足足有鹅蛋那么大。术后,陈婆婆恢复较好,半小时的微创手术解决了她心中30余年的心结。
突围手术禁区
泌外科为疑难病例定制手术
慢性肾功能不全,酒精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房颤、心功能Ⅳ级,面对诸多基础疾病,72岁毛爹爹的泌尿系统手术一拖再拖。毛爹爹只能强忍疾病之痛,如今除右肾结石外,右输尿管上端也伴有结石,右肾严重积水。
泌外科副主任刘涛联系到病人后,牵头联系心内科专家为毛爹爹会诊,稳定心功能,控制病人心室率。随后考虑病人的手术耐受性,与麻醉科专家协商,将全麻调整为局麻,多方联手为毛爹爹争取到了手术机会。
“争取到机会,就要全力以赴地往上顶!”刘主任回忆说道,为毛爹爹行手术,真是如履薄冰,不仅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还得手术干净利落。整台手术耗时不到一小时,从毛爹爹腰部打孔,穿透肾脏,进入肾内碎石,顺利完成。
“随着医学学科不断细分,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学模式。心血管内科参与外科会诊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外科手术病人从专科角度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综合评估。”心血管内科主任张苏川教授介绍。多学科协作,对患者而言,意味着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对医院而言,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对医生而言,则是难得的成长机会和展示个人魅力及专业水平的最好舞台。他强调,很多高龄患者往往多病共存,会出现很多基础性疾病,多科协作治疗应遵循“抓主要矛盾,适当兼顾”这一最基本的原则,为患者制定综合性、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武汉老年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医院大外科主任刘文教授说道,如今部分需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有三大共性:年龄高、基础疾病多且复杂,导致生活质量过低。因此,在老年外科领域,更要强调多科协作,使之能成功手术。近年来,医院外科每年为高龄患者成功实施手术余台,优质的围手术期管理、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根治彻底、术后康复快等优势酿造了六医口碑,得到了患者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记者毛茵通讯员袁莉刘望罗瑶